萤火虫之墓豆瓣(萤火虫之墓 电影 2008)
《萤火虫之墓》是一部仿佛不能排解的哀伤。影片全程零碎跳动,在晦暗的岁月内讲上了一段有关死亡的故事——而这个故事平常到可怖——一个6岁的小男孩和他的3岁妹妹因战火失去了父母,他们孤苦伶仃的在战乱中摸爬滚打,生存艰辛,终究因为疾病的缘故而死去。萤火虫在这一触目惊心的故事中是象征死亡,而对小男孩和小女孩的解脱,预示着生者的重生。
摘要

《萤火虫之墓》是日本动画大师高畑勋执导的一部反战动画作品,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动画之一。影片以实际发生的故事为背景,讲述了二战期间在日本广岛附近的一座小山中,哥哥竭力支持弱小的妹妹,最终走向了生命的尽头的感人故事。影片对于战争、对于人性的剖析,深刻透彻。而萤火虫则成为了代表生命的符号,成为影片最响亮的呼声。
家庭与战争的视角

影片的视角表现了一个在战争年代生存的家庭——这个家庭在战争后的苦难,家庭破碎、无法挽回,生命的消逝少年人的娇嫩,和在灾难中寻找希望和点滴生机所表达的绝望与忧伤。同时,通过强烈的生命力和对世界的热爱,也传达了追求美好的人顽强不屈的执着。
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意义

影片对战争的描写极为逼真,人性中的善恶更是浮现而出。战争性的残酷决不仅仅是军人残杀,也出现在平民的日常生活中,而小男孩和妹妹在生与死的地狱中来回穿梭,却仍然理解了什么是美好的感触,试着去捕捉那些微末的、随风而逝的芳香和美丽。他们心中仅仅是春天、友情,明天的太阳。萤火虫也带着死亡与生命的象征,暗示着生命的宝贵,消声匿迹的萤火虫,也是战争中众人争相追求的“生命意义”。
画面表现与意境凝聚

影片的用色非常温润,相应的情节、音乐也非常具有代表性,让人顿叹世上变幻的事物。影片的画面很有文化内涵,运用了巧妙的线条方式,在黑白中融入了色彩和细节,让人的感触和情感更为深刻,这样的交织和糅合,使得影片成为一幅视觉的神画。而影片所表达的意境则更是凝固在画面里的,通过对生命和死亡的怀疑、纠结,也引申出了对人性的种种探讨。
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礼赞

电影中传达的主要理念,是对生命的热爱,对战争的反思,对人性的探讨。这样的主题与情感以画面的形式呈现,显得无比的敏感,也让人从中获得了更深刻的思考。有人说过:“生命不只是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间段,还包含了一段旅程。”
而《萤火虫之墓》以其特有的方式,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意义,它告诉我们,在战争中,哪怕是最微弱的信念和希望,都能成为人类最顽强的精神力量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