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四节气顺序表口诀(二十四节气顺序表口诀对应的月份)
二十四节气顺序表口诀

小寒大寒立冬中雪,小雪大雪冬至小年;
立春雨水惊蛰春分,清明谷雨立夏母亲;
小满芒种夏至小暑,大暑立秋处暑白露;
秋分寒露霜降立冬,小雪大雪冬至小寒。
1. 小寒 ~ 冬至

小寒:冰结;大寒:九九归一,一阳生水;立冬:蛰虫始振;中雪:虹蜺不治,雁来南飞;小雪:虹藏不见,雁去北极。
1. 小寒:又称“冰闭”。
2. 大寒:又称“腊尽”。
3. 立冬:气势渐休,藏于地中。
4. 中雪:寒潮频来,暴雪不止。
5. 小雪:初雪,也叫“初冬雪”。
2. 冬至 ~ 立春

冬至:日南至,万物蛰藏;小年:杀猪宰羊,节蛊祛疫;大年:岁更新,十二时辰表;小寒:冰结,寒潮来袭。
1. 冬至:又称“冬节”、“冬日”。
2. 小年: 家务整理,各种仪式。
3. 大年:拜年,吃饺子,看春联等。
4. 小寒:又称“臘月半”,寒潮频率较高。
3. 立春 ~ 雨水

立春:太阳东升,大地始充;雨水:时值春雨,田园耕作;惊蛰:雷声轰鸣,蛰虫觉醒;春分:万物生成,昼夜平分;清明:淸明祭祀,归葬隆重。
1. 立春:华北地区小麦播种的重要节气。
2. 雨水:雨水增多,草木生长迅速。
3. 惊蛰:百花齐放,春生生动。
4. 春分:天空湛蓝,阳光温暖。
5. 清明:扫墓、踏青、晒太阳。
4. 雨水 ~ 立夏

雨水: 時逢降雨,田土沾湿;惊蛰: 大雨骤下,春雷轰鸣;春分:柔和气温,寒暖交锋;清明:缅怀祖先,鸟语花香;谷雨:时值早雨,桃李飞红。
1. 雨水:天空湿润,多雾渐少。
2. 惊蛰:蛰伏之物开始觉醒,宜预防感冒。
3. 春分:北半球昼夜平分,气温渐暖。
4. 清明:也称“扫墓节”、“寒食节”。
5. 谷雨:时值播种的重要时节之一。
5. 立夏 ~ 小暑

立夏:气氛渐暖,鸟兴而飞;小满:落花有离,实雨方满;芒种:芒花吐秀,麦秀丰收;夏至:日照最长,阴气升发;小暑:谷雨过后,气温渐升。
1. 立夏:中国古代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。
2. 小满:落英缤纷,是植物的轮回之际。
3. 芒种:需要多加注意天气变化,预防自然灾害。
4. 夏至:也称“夏节”、“夏至节”。
5. 小暑:出汗量增多,宜多饮水以补充体液。
6. 小暑 ~ 立秋

小暑:暑气渐起,露宿霜降;大暑:天气炎热,禾黍飘香;立秋:凉气渐现,虫声渐息;处暑:正处盛夏,近秋之时;白露:一天之中,白天和晚上长短一样。
1. 小暑:又称“赤眉”,多发中暑、心脏病等疾病。
2. 大暑:又称“烈暑”,多发中暑、心脏病等疾病。
3. 立秋:标志着秋季正式开始,天气渐凉。
4. 处暑:气温高,需注意中暑。
5. 白露:气候由炎热向寒凉转变,人体易受感冒等疾病的侵袭。
7. 立秋 ~ 寒露

立秋:秋天开始的标志;处暑:暑气渐退,凉气渐生;白露:秋气渐浓,凉气更胜;秋分:日照与黑夜时间相等;寒露:寒气渐至,露水凝结。
1. 立秋:寒燥风多,引起咳嗽、感冒等疾病。
2. 处暑:秋燥多风,需要加强营养。
3. 白露:秋燥多风,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。
4. 秋分:又称“中秋节”,是中秋的节气。
5. 寒露:又称“露降”,常常伴随着秋雨。
8. 寒露 ~ 小雪

寒露:渐入寒意,露水显形;霜降:寒气日减,露水逐冰;立冬:阴气开始升高,冬季正式进入;小雪:白露降至,温度进一步降低;大雪:天气转冷,降雪量加大。
1. 寒露:气温逐渐降低,空气中的水分逐渐凝结为露水。
2. 霜降:气温逐渐降低,酒草耐寒。
3. 立冬:天气日趋寒冷,冬天正式开始到来。
4. 小雪:可以说是冬季的第一个雪,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。
5. 大雪:是冬季的第二个雪,湿度比小雪略大。
9. 小雪 ~ 大寒

小雪:霜降后收到的第一场雪;大雪:霜降后的第二场雪;冬至:白日之底,黑夜渐长;小寒:又称“臘月半”,天气更寒;大寒:气温最低,寒潮来袭。
1. 小雪:自中秋后,一年里第一场雪。
2. 大雪:每年只有一场,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之一。
3. 冬至:阳光最短,夜晚最长。
4. 小寒:寒气逐渐上升,进一步降温。
5. 大寒:寒潮频繁,人体易受感冒、呼吸道疾病等侵袭。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