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热点资讯

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(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与程序)

作者:旎旎生活 时间:2023-10-28T08:33:43 阅读数:799人阅读

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与程序

一、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基本概念和证明标准

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,在未经个人同意的情况下,公开、散布或者提供他人公民的个人信息,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权益的行为。证明该罪行必须满足以下要件:

1. 基本要件

①存在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;②泄露是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实施的;③行为人具有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故意。

2. 证明标准

通常采取证据合并认定原则。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,有关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相关记载、电子数据记录、通信记录、登记表格等均可作为证据加以呈现、认定。

二、立案标准及程序

1. 立案标准

①刑法明文规定构成罪名的;②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,伪造、变造、购买、出售计划生育证明、类似证明材料构成罪名的;③其他涉及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,按照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涉及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的规定》执行。

2. 立案程序

依据《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涉及个人信息的刑事案件的规定》,检察机关立案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:

①案情审查

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,检察机关应当认真审核案情、掌握证据,查明案件事实。

②责任认定

审核案情后,认定案件是否存在刑法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罪名,并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犯罪性质和严重程度,以及加害人感受到的损失和赔偿情况。

③提起公诉

确认公民个人信息涉案罪名后,检察机关可以决定提起公诉或者不予立案,捍卫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权益。

三、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惩罚及预防措施

1. 行政处罚

目前国内已出台多项法规规范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、防范个人信息泄露行为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等,除违反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需被追究刑责外,若存在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危害,也应给予违法行为人相应的行政处罚。

2. 预防措施

(1)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,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权益;(2)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与管理控制,保证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性;(3)普及信息安全教育,提高大众的信息安全意识。

总之,非法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侵犯了公民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,而且易对社会秩序和平稳造成巨大危害,检察机关应当依法严惩此类违法行为,维护法律尊严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权益。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