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热点资讯

偏心率变化的周期是多少年(偏心率变化的周期是多长时间?)

作者:旎旎生活 时间:2023-09-21T12:09:53 阅读数:706人阅读

偏心率变化的周期是多长时间?

地球的轨道并非完全圆形,它的轨道是一个略微扁平的椭圆形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椭圆轨道”。而地球椭圆轨道的变化会影响到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,这种变化被称为“偏心率变化”。在地球历史长河中,偏心率变化是一种循环变化,那么偏心率变化的周期是多久呢?

什么是偏心率?

偏心率是指地球椭圆轨道离圆形轨道的差异程度,它是椭圆长轴与短轴的差异程度除以椭圆长轴的比值。偏心率可以用公式e=(a-b)/a来计算,其中a为椭圆长轴长度,b为短轴长度。地球的偏心率为0.0167,也就是说,地球的轨道是一个比较扁平的椭圆形。

偏心率变化的周期

地球椭圆轨道的偏心率变化是一个循环变化,它的周期大约是10万年左右。这个周期称为“米兰科维奇周期”,是由塞尔维亚天文学家米兰科维奇在1920年发现的。

米兰科维奇周期是由多个周期组成的。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周期是21,000年左右的“倾角周期”,即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倾角在变化。当地球的倾角较大时,地球在太阳的热辐射下接收的能量较大,气候也较温暖;当地球的倾角较小时,地球在太阳的热辐射下接收的能量较少,气候也较寒冷。

除了倾角周期之外,米兰科维奇周期还包括41,000年的“黄赤交角周期”和26,000年的“进动周期”。黄赤交角周期与倾角周期类似,是地球公转轨道上黄道和赤道的夹角在变化,主要影响北极和南极的季节变化;进动周期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太阳系银心周围的进动变化。

偏心率变化的影响

偏心率变化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。在大约40万年周期上,地球发生了多次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。这是由于地球椭圆轨道的偏心率和倾角发生了变化,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和气候发生了变化,最终造成了大规模的冰川覆盖。

除了影响气候外,偏心率变化还可以影响地球的海平面变化。当地球椭圆轨道的偏心率比较大时,地球离太阳比较远,海水凝结时更容易形成冰川。这样导致的海平面下降可以通过海平面沉降、阻力效应和大气循环等因素进行补偿。当地球椭圆轨道的偏心率比较小时,地球离太阳比较近,海水凝结时更容易形成水汽,这样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同样可以通过特定的机制进行补偿。

总结

地球椭圆轨道的偏心率变化是一个周期性的变化,它的周期大约是10万年左右。偏心率变化对地球气候和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,尤其是在40万年周期上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对于科学家来说,了解偏心率变化的规律和周期,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地球气候演变和地球环境变化的机制。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